2022年度第三季“普陀好人”事迹评选开始啦!
请您从以下37位候选人中
选出您心目中的“普陀好人”
(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投票方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请至少选择10位)
投票时间
即日起至1月20号中午12点
每人每天可以投票一次
以下是37位候选人简介
(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01.
方军
方军,男,1964年12月生,民盟盟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2021年起担任设计院办公大楼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面对紧迫工期、复杂环境,他连续四百多天全身心投入大楼基建,为华东院更好扎根普陀、实现高层次人才集聚、提升普陀科创能级、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汇集上下游相关企业做出积极贡献。他懂技术、善管理、肯吃苦,曾担任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汇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光热+光伏”试点工程项目经理,助力国家“双碳”行动项目落实落地。面对戈壁无人区地广人稀、资源匮乏等困难,他知难而进、克服高反不适、翻越高海拔山脉、长距离奔波往返、执着坚守,以乐观精神和实际行动鼓舞、带领团队克服无人区烈日、高反、严寒、沙尘暴、强紫外线等困难,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用实际行动在高原书写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拼搏精神。
02
冯飞
冯飞,男,1966年10月生,石泉路街道信仪居委会居民。虽患有肢体残疾,但冯飞身残志坚,长期致力于社区公益服务,对社区居民有求必应。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高温酷暑,不管是家中空调损坏,还是线路故障等问题,只要居民有需要,无论天多晚,他都会到场帮忙。一个闷热的夜晚,小区一位独居耄耋老人家中空调突然停止运行,老人焦急中拨通了冯飞的电话。接到电话的冯飞,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拿起维修工具,赶往老人家里,及时解决了空调主机停滞的问题。石岚二村有位独居老人,经常面临跳闸的困扰,接到求助电话冯飞即刻上门,发现电饭煲插座已冒烟,整屋弥漫着浓重的焦糊味。冯飞马上为老人调换维修,帮忙解决了线路问题,消除了火灾隐患。这些实例是冯飞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用热心与奉献生动彰显了普陀人的靠谱精神。
03.
何志明
何志明,男,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新金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8年底,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至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参加援外工作,任寻甸县扶贫办副主任。他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发现当地的实际困难,利用扶贫资金,建设集中仓储保鲜站点、完善蔬菜产业链;他推动建立农产品展销中心、设立扶贫产品专柜,致力于让优势农特产品走出云南,走向全国;他帮助寻甸企业拓展上海市场,实现累计销售额3350余万元。他积极推进当地干部教育培训,覆盖6000余人次;举办专场招聘会10场,帮助寻甸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2537人次。他积极协调普陀区投入对口帮扶资金实施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50余个;实施幼儿园建设等教育帮扶项目9个;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1个。1279天的援滇任务,他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展现了新时代上海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精神品质。
04.
康郁林
康郁林,男,1983年9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康郁林于2022年6月出发援滇,现任彝良县人民医院儿科执行主任。入科后,他充分调研当地儿科发展现状,结合科室的优势与短板,制定未来一年半医疗帮扶期间的科室发展目标,着手将彝良县人民医院儿科建成为亚专科齐全的临床科室,助力当地儿科发展升级;他注重组织开展临床业务学习,派出医疗骨干外出进修、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全面提升儿科临床诊治水平,培养了一支专业过硬的人才队伍;他注重新技术的引入拓展,在彝良县首次开展儿童血液透析、首次以生物制剂治疗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努力做到危重及疑难杂病的儿童不出县,让当地儿童享受国内一流的临床诊疗服务;他注重科普宣传,让当地百姓熟知儿科的诊疗范围及诊治水平;他积极参与下乡义诊,注重资源整合对接,让上海的先进医疗经验普惠更多当地的患者。
05.
李涛
李涛,女,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普陀业余大学教师。她潜心教学,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注重将家国情怀、价值理想、审美情趣融入课程教学;注重将思政课程“诗意化”,让思政的理性与诗词的感性相得益彰,让思政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她充分尊重每一位学员,面对课堂提问个别同学因回答不着边际引发哂笑的情形,她用智慧与善意消解学员的尴尬与不安,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爱与尊重;她善于换位思考,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在关爱学生的同时,也注重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她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习惯用多次的单独沟通取代简单的“一键群发”,从不在微信群聊中谈论学生的个人问题。她说“我喜欢用这种‘不聪明’的‘笨’方法,教育是一种精神与另一种精神的相遇,不是机械复制零部件。”
06.
李炜罡
李炜罡,男,1981年11月生,中共党员,长征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长征镇机关团支部书记。他分管的工作条线数量多、范围广,劳动保障、民生救助、老龄、残联等都是他的服务范围,“靠谱服务”是他的宗旨,无论是窗口接待,还是专项服务,他都力求做到热心、耐心、细心。无论就业形势好坏,他都积极关心青年人就业创业情况;无论天气炎寒,他都主动关注独居老人的身体情况;当居民发生意外或生重病,他及时了解困难情况,尽力提供援助。作为一名团干部,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他积极带领团员青年投身一线战场,成立民生保障专班,承接全镇特殊人群的送餐、送医、送药和生活热线服务。连续近三个月驻守一线,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说:“只有保障好社区的老人、孩子们,才能放心安心。”
07.
李渊明
李渊明,男,1989年7月生,中共党员,甘泉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他是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的“执法者”,在对沿街商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普及过程中,除了耐心引导和宣传外,他主动为忙碌商铺张贴垃圾分类标识、海报200余次,帮助商家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他是热心助人的“服务者”,疫情期间,餐饮店铺不仅存在经营困难的情况,还缺乏对店铺运营相关重要协议续签的敏感度。面对这一情况,李渊明与同事们主动跨前,多次为餐饮店铺联系专业服务单位,及时帮助他们完成手续申报,避免违法违规、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他用实际行动和敏锐意识让经营困难的餐饮店铺感受到了执法的温度,店家用精心制作的锦旗表达他们在特殊情况下真切的感谢与感动。
08.
刘姝姝
刘姝姝,女,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长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天地软件创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为保障园区员工健康和企业安全生产秩序,刘姝姝在疫情期间组织队伍日夜排班,与各地块八个不同主体的物业联合制定应急预案,为留守闭环人员采购防疫和生活物资,加强防疫消杀和安全管理等,确保了疫情封控的两个月内,闭环人员无一人感染。2022年下半年以来,她统筹抓好园区防疫和经济复苏,逐户走访关心,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排摸调研,触达企业真实需求,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和困难,安抚情绪并给予精准服务与助力。通过政策扶持、租金减免、简化装修改造流程等方式降低企业经济成本,推动为园区内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减免房屋租金近3000万元,助力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平稳过渡,为园区恢复欣欣向荣的有序生产保驾护航。
09.
陆力仁
陆力仁,男,1985年6月生,中共党员,普陀区政协委员、青联委员,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曾获“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普陀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他长期关注和践行公益事业,成立青创公益组织,组建社会志愿者队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慰问、活动、讲座等服务送进社区,为社区老人、孤儿、困难家庭送温暖。他长期活跃在城市创新治理一线,注重以服务“人”为核心,带领团队积极配合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为快递、外卖等基层劳动群体提供日常休憩、用餐、应急服务的场所。运营过程中,他通过引导党员“小哥”亮身份、担责任,成立了“小哥文明志愿者队”,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服务。他长期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所在机构为应届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工作岗位。疫情期间,在物资匮乏、运力紧张的困难时刻,陆力仁为基层防控一线提供及时支援,捐款捐物价值逾20万元。当所在小区面临志愿者人手紧缺的困境时,他发挥多年来深耕社区服务工作的经验,持续两个月承担起组织动员、排班统筹等工作。
10.
潘翔
潘翔,男,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长寿路街道正红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在2022年底疫情感染高峰时期,作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50%”的老旧小区居民区书记,潘翔连续多日“白加黑”“5+2”,尽可能地为社区老人解决困难,接连救助多位社区高龄老人,并为社区老人买菜、送饭、送药。遇到紧急情况,面对“楼道狭窄,担架、轮椅难以上下”的困境,他总是选择背上老人就走,用宽厚的肩膀为老人就医争取宝贵的时间。平日里,在“社区老人需要搬东西、长期卧床老人需要翻身、灯泡坏了、马桶堵了”的场景中,他是全能的“多面手”;在日常工作中,他是办公室里最早出现、最晚离开的“守门人”,他以身作则,推动居委班子建设、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他敢担使命,用行动争取居民的信任。他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比之前更加贴近群众了,接触到的工作更加繁杂,也更需细心耐心,只有做好每一件实事,才能得到更多居民的认可。”
11.
钱泽峰
钱泽峰,男,1995年4月生,桃浦镇机关社工。作为一名95后的青年志愿者,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协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物资搬运、秩序维护、摄影记录,各项志愿活动中总有他的身影,他的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800小时,获评“上海市五星级志愿者”称号。他积极投身文明城区创建一线,与市民巡访团一起走街串巷、督查指导,足迹遍布桃浦镇50余条街区、81个居民小区、1000多个楼栋。他积极参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和交通文明整治行动,配合落实路段每日巡逻机制、形成常态化管理模式。去年12月,桃浦镇设立“TOP共享药房”,他协助动员镇商会、居委及各界人士捐赠药品,对于无法送到镇里的物资,他化身“快递员”上门取货确保物资及时送达。他身体力行、立足岗位、矢志奉献,把服务社会作为永不停息的奋斗目标,展现了“95后”青年志愿者的使命担当。
12.
任伟
任伟,男,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普陀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申报组组长。从军15年后,任伟转业至直面纳税人缴费人的税务大厅工作;他勤学钻研,顺利完成从税务“门外汉”到纳服“小明星”的转变;他牢记初心使命,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纳税人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如何让纳税人少跑窗口、少走弯路,如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一直是他的工作目标。在减税降费和疫情防控优惠政策落实、发票电子化改革等重大任务中,他勇挑重担,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勤勉刻苦、敬业奉献,曾获“普陀区最美退役军人提名奖”“上海市税务二星基层服务明星”等荣誉。
13.
沈馗
沈馗,男,1985年7月生,中共党员,石泉路街道品尊国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馗用党建引领工作突破、用汗水换取工作实效、用真心赢得居民肯定,带领团队完成了疫情防控、外墙修缮、换届选举、创城巩卫等重点工作。在重大任务面前他身先士卒,通过“红色议事厅”发动党员、居民,团结志愿者、楼组长组建攻坚队,并带领党员筹款研制“人脸识别测温”“门磁+摄像监控”装置,联动物业解决外卖“最后100米”难题。面对小区“一期外墙脱落”这个八年未解决的难题,他多方协调成立四方工作推进小组,通过委托权威机构检测、召开听证会、逐户宣讲等方式逐渐赢得居民支持,推动方案成功落地。在创新发展方面他积极探索,为提高疫苗接种率,他带领团队设计宣传海报、组建短驳车队。此外,他还策划了《“金石开新局,泉涌汇民智”探索创新社区基层治理新路径新方法系列活动方案》,总结社区治理工作经验。
14.
帅博文
帅博文,男,1991年9月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他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的相关工作要求,虽然家中尚有3岁的女儿、年迈的父母,爱人工作也很忙,但他还是毅然接受组织的选派,至云南省昭通市乡村振兴局挂职锻炼。当前,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建设有效衔接的重要节点,面对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阶段,他深入基层调研,认真研读政策文件,努力提升在西部工作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面梳理资料、及时联络报送,发挥好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以赴配合完成昭通市园区共建、招商引资及项目推进,致力于让党的重大政策和重要项目在昭通落实落地。他在东西部协作一线积极作为,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把初心写在行动上,彰显了青年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15.
苏勤华
苏勤华,男,1984年1月生,桃浦物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80后年轻基层党组织书记,苏勤华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首要工作目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准则,以综合治理老旧小区疑难问题为抓手,瞄准老旧小区在创城创卫工作中暴露的不足和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走访业主找准问题根源,通过与相关部门、居委会、业委会沟通协调,联合制定整治方案,为部分小区解决了不通燃气、缺少消防栓等关键问题。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他带领物业党支部深入多个小区与一线员工一同整治楼道堆物、拆除违建铁门、捡拾路面垃圾等。坚持想在前、干在前,对于临时托管的小区,他也全力以赴确保服务不打折扣,倾力整治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进行智能化改造,为业主提供便利;对水库泵机设施进行检修、更换,安装路面充电装置,修剪小区大型树木等。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他第一时间组建抗疫突击队,承担起每天为一线员工及西部片区居委干部、志愿者配送盒饭的任务。得到辖区居委、居民的广泛认同。
16.
孙斌
孙斌,男,1957年10月生,真如镇街道真北三居民区居民、业委会副主任。退休后,孙斌选择继续在社区里发挥余热,他既是社区的平安志愿者,也是小区楼组长。2022年6月,楼里的一位独居老人突发心脏不适,孙斌得知后第一时间背起老人,赶往华山医院急诊治疗。次日凌晨,老人仍感不适,孙斌又将老人送往普陀区中心医院,让老人得以获得及时的救治。“帮助909室残疾纯老家庭送餐送药、自掏腰包为1308室无子女老人送药送慰问品、为1104室高龄独居老人垫付医药费……”只要邻居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帮助居民解决急难事。他的妻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每天需服用十多种药物,也经常需要送往医院治疗,而他在照顾家人的同时,也时刻关心着楼道里的每位居民,在大家眼里他是亲近的“老娘舅”,他用点滴行动赢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他说:“我生活在这个小区很多年了,退休后能够为社区居民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对我而言,是很幸福的事。”
17.
孙莉
孙莉,女,1976年8月生,中共党员,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防治科科长。她带领团队深入排摸社区管理的风险隐患、落实精神障碍患者的居家随访,对辖区重点患者、独居患者和弱监护患者,通过“代配送药”、长效药物治疗等方式,确保社区患者居家治疗的连续性。她积极发挥专科优势、坚持关口前移,聚焦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面向大众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打造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等核心项目,把心理健康服务送进校园、进园区、进社区。在节庆长假和重大政治保障时段,她带领团队依托“四位一体”服务网络、三级管理网络的两大体系建设,联合组织多部门精防工作人员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强化突发事件风险防控、监测预警,提升对精神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成立医院的医疗保障队伍,积极落实医疗保障举措,优化收治“绿色通道”,统筹重点时段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的快速收治工作,全力做好二十大、第五届进博会期间的精神卫生保障工作,做好“平安普陀”的守门人。她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上海市工人先锋号”“普陀区巾帼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18.
孙明慧
孙明慧,女,1982年2月生,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主管,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第二梯队”的队长。孙明慧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社区“第二梯队”围绕社区居民高度关注的“换梯”问题,开展社区自治共治,在居民区党总支指导下,发挥队员在各行各业的专业优势,在“小型业主会”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建立“分步制”的换梯流程,编制“三四四”风险防控预案,形成了“带、议、定”的工作方法,使换梯过程从原先的一年以上缩短到半年时间。目前,“小型业主会”工作方法得到推广,中远两湾城已有80多部电梯正在更换。2022年底,孙明慧作为“第二梯队”代表向居委会建言献策,组建“中三新冠医疗互助群”,邀请医护人员担任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进行用药指导和症状问诊,为居民居家问诊提供了便利,助力平稳度过疫情感染高峰期。作为小区“双报到”党员骨干,她与300多位社区志愿者并肩,形成了一支口碑好、战斗力强的社区治理先锋骨干队伍。
19.
陶如军
陶如军,男,1965年4月生,回族,长风新村街道民族联分会副会长。由他经营的“长风清真馆”同时也是正式挂牌的“长风社区来沪少数民族之家”。作为这个“家庭”的大家长,陶如军每年组织举办迎春茶话会、开斋节座谈会,为少数民族同胞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他用实际行动帮助来沪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孩子入学、证件办理等各类问题;他常年结对帮扶社区困难家庭,坚持在重要传统节日为他们送去温暖;他多年如一日为90岁高龄回族老人做好“私厨”和“跑腿”工作;他与居委相互配合,为独自在家的回族孩子提供一日三次清真餐,解决了小朋友用餐方面的担忧;他是周边来沪少数民族同胞心中的贴心人,“有困难就找陶师傅”也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与社区内的两位侨界人士组建“长风统战人士志愿者小分队”,投入小区门岗值守、物资配送、信息排摸等工作。他说:“政府对我们少数民族非常关心,我也理应尽自己所能为社区出力。”
20.
田融
田融,女,1961年10月生,甘泉路街道侨联主席、社区志愿者。作为街道侨联主席,她广泛凝聚侨界人士、发挥侨联作用、提升侨联影响,组建甘泉侨联文艺表演队、侨联志愿者队,为社区文明创建、社区发展贡献侨界力量。作为一名资深的“老伙伴”结对帮扶志愿者,她从项目成立之初加入至今,服务已有10余年。一次,在每日电话慰问时,田融察觉到电话那头的老人声音不对劲,匆匆赶到老人家中,发现情况危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居委会。在医院,从挂号、检查到取药,田融与居委干部东奔西走,一路悉心照顾。经医院检查,老人属于新发性脑梗,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又无家属照料,田融在与居委干部商议并征得老人同意后,联系了长护险服务机构,一直陪伴老人直至看护人员到达现场做好交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为老人送去温暖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在2021年度上海市“老伙伴”计划“最美志愿者”及品牌案例推选活动中获得“百名志愿者”荣誉。
21.
王功协
王功协,男,1978年6月生,中共党员,上海觉感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里街道颐华第二居民区“第二梯队”成员。他是一名拥有近20年党龄的党员,在居民区发布了“颐”公益“靠谱”服务站招募信息后,他第一时间加入其中,利用技术专长,在业余时间为居家办公的居民义务维修打印机。他创建的“维修小铺”从在服务站挂牌的第一天起便非常火爆,帮助了近百位居民免费维修打印机,并逐步拓展到空调等各类机器的维修。为保证服务质量,他还特别组建便民服务微信群、开设线上便民服务平台,方便居民网上预约、咨询,同时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其中,合理制定上岗时间表,确保在岗志愿者“有休息”,居民“有需求时找得到”。他说:“我会努力将这间‘小铺’开下去,拓展开锁等更多免费服务,尽己所能为万家灯火做些贴心小事。”
22.
徐骏
徐骏,男,1979年7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非学历教育部主任、上海家长学校普陀分校项目负责人、普陀区职业教育联盟副秘书长。他坚持以数字赋能家庭教育为主线,策划普陀“百千万”专题系列活动:募集100名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答疑解惑、组织1000名家长收看公益讲座、发动10000名观众参与《智慧父母成长课堂》普陀专场主题活动。他撰写的上海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被教育部《在线学习》杂志刊发;他积极策划上海教育电视台家庭教育栏目走进普陀,邀请多所学校校长,围绕新学期学生的适应情况,为多个学段的学生家长支招献策,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他积极推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工作、注重家校联动、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助力区域家庭教育筑好基、起好步。在他的带领下,普陀区业余大学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六个率先”。面对未来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他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3.
杨国祥
杨国祥,男,1960年6月生,甘泉路街道双山小区居民。杨国祥的邻居是一位90岁的独居老人,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老人经常一人独处,了解到该情况之后,杨国祥每天去老人家陪老人聊天,疏解孤单情绪、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五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关系堪比父子。“天气好的时候,搀扶老人下楼,到小广场散心;日常买菜,也总惦记着老人爱吃什么,顺手多买一份,有时还会烧好亲自给老人送去;定期带老人到医院复诊配药,并细心地将每种药的用法用量都给老人标注清楚。”这是杨国祥对90岁独居老人的挂念与陪伴,他用平凡人的善举诠释着邻里守望之情的同时,也温暖了独居老人的心。小区的居民都说老人有福气,有这样亲如子女的邻居,杨国祥说:“我就是老人的子女。”
24.
叶斓斓
叶斓斓,女,1975年2月生,中共党员,普陀区教育学院德育室德研员,普陀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她用过硬的专业素养,敏锐捕捉家庭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需求,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确定实施,她结合开学、复学、中高考、居家线上学习陪伴等特殊教育教学时段,开展“普陀馨家园月末家长沙龙”活动8期。在疫情防控政策灵活多变的大背景下,她第一时间组织团队,开展区心理健康云课堂直播讲座活动,直击心理症结、化解家长焦虑,帮助学生家长2.4万余人次。她参与“普陀大学堂之润心学堂”项目、制作“上海普陀教育之家庭教育指导系列”微视频、参与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志愿服务,为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普及、优秀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25.
叶一汀
叶一汀,男,1991年1月生,中共党员,长征镇馨越公寓“青年议事厅”骨干成员。作为市区最大的公租房小区的一名青年住户,他热心社区志愿活动,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身体力行参与社区治理。2021年社区筹建青年自管自治的“悦心斋”自习室,他投身前期开放运营细节的协商讨论中,积极提供有效建议和方案。随后他作为自习室轮值管理“掌门人”,耐心收集大家的反馈建议,不断优化自习室的有序运行。2022年社区打造以“青年行业交流”“专业研讨”为功能的活动室“馨悦坊”,他全过程参与筹备、启用、运行。此外,作为社区的“靠谱”志愿者,无论是平安守护、疫情防控、疫苗接种,还是垃圾分类、公益集市、为老助餐等志愿服务,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他用一言一行影响并带动更多的社区青年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为社区生活增加温度。
26.
张建荣
张建荣,男,1962年10月生,长风新村街道95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作为居民区书记,张建荣始终践行“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的工作宗旨。他带领居委干部长期照顾社区孤老,积极整合社会组织资源,设立包干制度,建立专项工作群,及时掌握老人情况,为社区老人筑牢“平安结界”;他组织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孤老助浴,为老人配送饭和物资,协助预约挂号、陪同老人就医、及时开展谈心慰问等;他积极帮助常年足不出户的孤老实现“微心愿”,感受苏河之美,家乡之变;他用实际行动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时时有人挂念的温情。
27.
张敏
张敏,女,1977年12月生,安生学校语文教师。“张敏家中83岁的父亲患有癌症并在化疗期间,80岁的母亲脑梗并发症住院需要陪护,家中还有在读幼儿园的孩子。”这样略显特殊的身份并未拖住她担当的脚步。面对同事紧急手术的突发事件,她舍小家为大家,毅然肩负起每周20多节跨年级语文课的代课教学工作,获得了“新班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在学校语文学科的线上教学巡查中,学科负责人发现张敏的教学内容充实、生动,但环境却有些嘈杂,而这嘈杂声是医院卫生间里排风扇的声音——她在陪护母亲住院之余,为了不打扰病人们休息,在病房的厕所间为学生线上授课。她在有限的环境里尽可能创造授课条件,在有限的精力和大大的困境中释放满满的正能量,努力育人、顾全大局、为同事分忧,直到自己感染、发烧。张敏把她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心转化为执着坚守的耐力和韧劲,用关键时刻的担当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辉本色。
28.
赵海
赵海,男,1984年1月生,中共党员,区公安分局白丽路派出所案件办理队队长。2022年以来,赵海聚焦辖区民生类案件,深入分析辖区特色,以科技+人力方式,破获多起案件,2022年至今,他所在的白丽所实现盗窃案件立案必破,破案率100%,追赃率达90%,切实保障了社会治安稳定向好,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案件办理队的负责人,每一起案件他都亲力亲为,面对辖区儿童走失、手机遗失求助等警情,赵海第一时间安排民警开展视频跟踪,耐心引导报警人提供有效线索,为报警人提供实际帮助。他制定盗窃案件侦破思路,组织三方警力同时协作,先后破获立管线被盗案、黄金盗窃案,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找回失窃赃物。他主动跨前,加大涉疫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加深违法线索排查深度,破获代做核酸案件4起,抓获违法行为人9人,为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面对民事纠纷当事人,赵海利用多年工作经验,耐心劝解、打开心结、化解矛盾。他扎根基层,用坚守与奉献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29.
郑春雷
郑春雷,男,1966年5月生,曹杨新村街道中关村公寓小区物业经理,曾获上海市第二届“最美物业人”荣誉称号。作为一线“物业人”,从业十年来,郑春雷尽心尽责解决百姓急难愁盼,无论大事小情,他总是不遗余力。面对居民“戒指遗失、遍寻无果”的求助,他顶着强烈的异味沿垃圾桶逐一翻找,这是他工作中“救急”“救难”的缩影,“把居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让居民放心安心”是他一以贯之的工作理念。保持24小时“在线”,他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换来了业主认可的好口碑,“有事就找郑师傅,高效又放心”是居民对他工作的肯定。在全力配合街道及各居委会工作的过程中,他充分结合小区实际,带出了一支“能扛能打”的靠谱物业服务团队,带领其物业管理部门荣获上海市第四届“最美物业团队”。他说:“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一定尽心尽力,但社区服务治理更需要全体物业人齐心协力。居民有需要,我们使命必达。”
30.
郑则祥
郑则祥,男,1977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精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里街道商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作为区人大代表、区预算工委委员,郑则祥对商会、企业、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多次献言献策,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辖区经济文化、公益服务、社区管理等各项事业发展助力;他注重企业责任感,组织员工团队走向社会,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和社区敬老院志愿活动,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卫生清理工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助力;他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行动,赴云南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实地考察;他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激发企业家同仁参政议政的热情。在疫情感染高峰期,他号召商会会员踊跃参与社区共建共治,组织辖区商会成员捐赠爱心物资,其所在企业累计捐赠布洛芬2000粒,捐赠防护服、防护面罩、口罩、手套等用品36000余件,供应水果、牛奶、面包、矿泉水等生活保障物资约1吨,捐赠中药包、抗原试剂等物资总价值约100万元。他曾获“上海市工商联优秀会长”称号,他所在的万里街道商会曾获“2021-2022年度上海市工商联四好商会”。
31.
周汉臣
周汉臣,男,1982年7月生,中共党员,真如镇街道曹杨花苑居民区居民、社区“第二梯队”成员、国泰君安证券私人客户部执行董事。他所居住的天汇广场因集合了住宅、商务楼、商圈等多种业态于一体,人流密集、管理不易。因开发商将原本用于出租的停车位改为“只售不租”,引发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导致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升级。面对治理困局,周汉臣积极配合曹杨花苑党总支,入户走访100余户居民,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多次组织居民代表与开发商进行交流、沟通,找准问题症结,拉近社区与居民的信任关系。在街道的指导下,以党建为引领,召开“1+3+X”联席会,结合实际情况,挖掘小区东门外停车资源,破解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多年来,他坚持在工作之余服务小区居民,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参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文明城区创建等志愿活动,并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他以一个平凡人的风采,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真心真情获得居民的认可。
32.
周佶
周佶,男,1984年8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石泉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药师。在国家“新十条”优化政策出台后,解热镇痛类药物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保证药品供应,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部门负责人,他每天与医药公司通话上百次,沟通争取药品供给,经常凌晨接到到货通知,即刻前往采购。同时加强对紧缺药品的处方审核,依托中心信息平台对紧缺药品进行监管,保障每一个发热患者都能及时配到关键药品。作为一名基层药学工作者,他始终坚持以服务患者和服务临床为工作出发点,严以律己、顾全大局,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他勇挑重担,多次参与核酸采样任务。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日常工作,他都敢于靠前,发挥积极表率和先锋模范作用。
33.
朱金花
朱金花,女,1954年3月生,中共党员,曹杨新村街道“市民巡防团”志愿服务队队长。她经常带着一支笔、一本笔记本,通过“走街串巷”“明察暗访”,对社区不文明行为“挑刺”,致力于提升社区文明程度,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积极助力,居民亲切称她为“朱阿姨”。平日里,由她带队的志愿服务队伍经常出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劝阻不文明行为、为维护社区环境和公共秩序辛劳付出。对于创城工作的各项要求,她都了熟于心,以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定期为巡访团成员开展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作为小区的热心志愿者,她数十年如一日地活跃在小区各项关爱帮扶事务中,结对帮扶小区里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定期上门关照,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除了连续两个月参与社区核酸引导、物资搬运、平安巡逻等工作,她也加入“抢菜大军”,想方设法为小区老人解决“买菜难”“吃饭难”的问题。
34.
朱俊
朱俊,男,1971年1月生,上海市延河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22年7月22日,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中的一员,朱俊赴西藏自治区亚东县开展为期三年的教育援藏工作。在亚东县疫情严峻时期,他为亚东中学引入CLASSIN在线教学系统,迅速组织起学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完成技术培训和教学队伍组建工作。疫后带领全校教师筹备闭环复课工作,相继完成物资筹备、人员培训、预案制定与演练等工作,让亚东中学成为日喀则市第一所复课复学的初中;复课复学后,他加强教学管理,引入上海经验,先后组织“教学技能大比武”等多项教研活动,开设传统舞蹈、种子科技、藏汉书法等18门拓展型课程,开展学生榜样评选活动,使得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取得阶段性成果;他努力促成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培训中心和德育室结对帮扶亚东县教育局教研室,帮助提升亚东县教育教学人员综合能力;他努力克服年龄大、高原适应时间短、设施简陋、无法洗澡等困难,三个月吃住在学校办公室,圆满完成学期工作。教育援藏,高原战“疫”,他把“靠谱”精神带到雪域高原。
35.
朱庆柳
朱庆柳,男,1984年2月生,上海普环实业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清运块块长。自担任块长以来,他爱岗敬业、身先士卒。2022年6月,因船舶通航限制原因,极大影响了生活垃圾清运的及时性。为缓解这一困境,他连续三天跟车前往宝山、徐浦码头,实地了解作业路况,梳理最佳清运路线,最大程度减少车辆往返时间;在他的积极示范引导下,清运班组加班加点,全力保障我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作为清运块长,他不仅在生活垃圾清运工作上全身心投入,在建筑垃圾清运上也丝毫不放松。工作到再晚,他都坚持每日对当天垃圾清运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不断优化清运作业方案,最大限度缩短建筑垃圾清运每单用时时间;定期带领队伍骨干走访各小区物业了解情况,协调解决建筑垃圾清运中的各类急难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普环,洁净城市365”的工作使命。
36.
朱文献
朱文献,男,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第二党支部支部副书记、医务科副科长、急诊外科副主任。作为党务工作者,他协助支部书记组织各类党课和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参观访问等党建活动,带领党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作为医务管理人员,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是参与筹建全区首个黄码隔离点、首个方舱医院的“拓荒”尖刀班班长;他是完善科室诊疗规范、优化救治流程,协调医疗团队、因地制宜开展急诊救治工作的核心工作人员;他是始终在岗统筹调配,提高患者急诊抢救床位周转率、疏解急诊“堰塞湖”的“定海神针”。在疫情感染高峰期,他带病坚持、冲锋在前、坚守在急诊一线,为百姓打通生命通道。院内工作之外,他常与团队一起上门看望已治愈出院的独居老人,帮其配药送药;为罹患肺部恶性肿瘤的病区护工筹款献爱心;组织医护前往社区,为普陀居民开展义诊咨询活动等。
37.
朱峥
朱峥,女,1975年5月生,中共党员,普陀区利群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2022年11月,作为普陀区援渝医疗队领队,她带领20名组员飞抵重庆,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作为方舱医院S5的副舱长,她在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队员克服言语交流的障碍和饮食差异,每天工作十余小时,先后收治患者2000余人。她关注每位患者,一丝不苟对待从入舱到出舱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为患者提供积极治疗,另一方面及时开展科学的心理疏导,尽可能让每位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治愈出舱。她用经验和智慧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圆满完成了一个多月的援渝任务。12月,面对就诊高峰期,她又无缝衔接返岗,主动承担病区收治、重症治疗、全院会诊和呼吸机应用指导等工作。12月底,仅呼吸科就收治67名病患,其中重症患者十余人,夜班下班后,她还经常在各病区进行会诊,一直忙到中午。“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是她对于医学、对于病人的爱与尊重,她说:“呼吸科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主战场,我们会尽最大的可能为需要治疗的病人提供帮助。”
快为你心目中的“普陀好人”投票吧
资料:文明普陀
编辑:陈雯婷
点击阅读原文 开始投票吧~